question-icon 进项大于销项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我开了家小公司,在记账报税时发现进项税额比销项税额大,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账务。也不清楚这样会不会有什么税务风险,想了解下按照法律规定,进项大于销项的账务该怎么处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展开 view-more
  • #进项销项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是一种常见的情况,这意味着企业当期购进货物、劳务、服务等支付的增值税额超过了销售货物、劳务、服务等收取的增值税额。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进项大于销项时的账务处理方法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我们要了解几个基本的法律概念。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并收取的增值税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除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下统称应税销售行为),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当进项大于销项时,账务处理一般如下: 在月末,如果“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科目出现借方余额,说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此时不需要缴纳增值税,该借方余额即为留抵税额。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 - 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这个分录的作用是将“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结转到“应交税费 - 未交增值税”科目,反映企业留抵的增值税税额。留抵税额可以在以后纳税期继续抵扣销项税额。 例如,某企业本月销项税额为 50,000 元,进项税额为 60,000 元,本月不需要缴纳增值税,留抵税额为 10,000 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 - 未交增值税 10,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10,000 在次月,如果企业有销项税额,假设为 20,000 元,而进项税额为 15,000 元,那么本月应纳税额为 20,000 - 15,000 - 10,000 = -5,000 元,即本月仍有 5,000 元留抵税额,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总之,进项大于销项时,企业应按照上述账务处理方法进行操作,同时要注意留抵税额的结转和使用,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