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处理方法和依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概念。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得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权和控制权,虽然从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可能还不属于企业,但从经济实质来看,企业已经承担了与资产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在确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的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这里的最低租赁付款额,是指在租赁期内,承租人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款项(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加上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对于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承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费用。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租赁内含利率或合同规定利率等计算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将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合理分摊,计入当期损益。 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方面,承租人应当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计提租赁资产折旧。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此外,对于履约成本和或有租金的处理也有明确规定。履约成本是指在租赁期内为租赁资产支付的各种使用费用,如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维修费、保险费等,这些费用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或有租金是指金额不固定、以时间长短以外的其他因素(如销售量、使用量、物价指数等)为依据计算的租金,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总之,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判断和处理,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会计师或税务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