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我国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它具有较高的市场声誉和商业价值,加强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多方面阐述加强我国对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措施。 首先,完善立法是基础。我国现行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法律主要有《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侵权形式不断出现,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这些法律规定,明确侵权的认定标准和赔偿计算方式等,让法律更具可操作性。 其次,加强行政保护力度。商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商标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机制。对于涉嫌侵犯驰名商标的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例如,加大对商标侵权案件的查处力度,没收侵权商品和工具,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同时,加强对市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潜在的侵权行为,防患于未然。 再者,强化司法保护。司法机关在审理涉及驰名商标的案件时,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公正、高效地作出判决。对于侵权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制裁,提高侵权成本。除了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外,对于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此外,要加强对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管理,确保认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另外,加强国际合作也很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驰名商标的保护需要国际间的协作。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商标保护规则的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标管理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条约和双边协议,共同打击跨国商标侵权行为,保护我国驰名商标在国际市场上的合法权益。 最后,提高企业和公众的法律意识。企业要加强对自身驰名商标的保护意识,及时申请商标注册,建立健全商标管理制度。同时,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公众也应增强对驰名商标的认知和尊重,不购买和使用侵权商品,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总之,加强我国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需要从立法、行政、司法、国际合作以及社会意识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保护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