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金额构成诈骗案的立案标准?
我遇到个事儿,有人好像骗了我一笔钱,但不确定金额够不够立案。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到底达到多少金额才会构成诈骗案的立案标准呢?我很关心这个,不然都不知道该不该去报警。
展开


在我国,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统一金额,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有所差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一般来说,达到三千元就可能达到了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不过,各省级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例如,有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能会将立案标准提高到五千元甚至更高;而在一些经济相对没那么发达的地区,三千元的标准可能就适用。 另外,如果诈骗的行为属于特殊情形,即使金额未达到上述标准,也可能会被立案追诉。根据该解释第二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等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也就是说,存在这些特殊情形时,即便金额略低于标准,也可能会立案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