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反并购策略有哪些?


上市公司反并购策略是指上市公司为了防止公司控制权被转移,而采取的一系列对抗并购行为的措施。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反并购策略及其法律依据。 **预防性策略** 预防性策略是指在并购行为发生之前,上市公司采取的防止被并购的措施。比如公司章程中设置反并购条款。可以设置绝对多数条款,规定公司合并、分立、重大资产转让等重大事项,必须经过绝对多数股东的同意才能通过,这个绝对多数一般是三分之二甚至更高。这就增加了收购方取得公司控制权的难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可以对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规定,这为设置绝对多数条款提供了法律依据。 **主动性策略** 主动性策略是指当面临并购威胁时,上市公司主动采取的应对措施。其中一种是股份回购,即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资金等回购发行在外的股份。这样可以减少在外流通的股份数量,提高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收购方收购的难度。《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可以在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等情况下收购本公司股份,为股份回购提供了法律支持。 **对抗性策略** 对抗性策略是指在并购已经发生时,上市公司采取的直接对抗收购方的措施。比如帕克曼防御,即目标公司反过来收购收购方的股份,以达到保卫自己的目的。不过这种策略实施起来风险较大,需要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我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对上市公司的收购行为进行了规范,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这种防御策略就是合法的。 **其他策略** 还有“白衣骑士”策略,当公司面临收购威胁时,寻找一个友好的第三方,即“白衣骑士”,以更高的价格来收购公司,从而挫败恶意收购者。这也是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的,只要收购行为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总之,上市公司在选择反并购策略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确保策略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