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农合且低保已经报销了之后还有其他报销途径吗?


在有新农合且低保已经进行报销之后,是否还有其他报销途径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新农合和低保报销的基本概念。新农合,也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而低保报销,是针对低保户在医疗费用上给予的一种救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低保户的医疗负担。 对于一些地区而言,存在大病保险报销。根据《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如果在新农合和低保报销之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了当地规定的大病保险起付线,那么就可以通过大病保险进行二次报销。比如说,某地规定大病保险起付线为1万元,你在新农合和低保报销后,仍需个人负担2万元的合规医疗费用,那么超出的1万元就有可能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大病保险进行报销。 此外,医疗救助也是一种可能的途径。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医疗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救助主要针对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众。如果你在经过新农合、低保和大病保险报销后,剩余的医疗费用仍然较高,影响到家庭基本生活,那么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民政部门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会给予一定金额的救助金。 还有一些慈善救助项目。社会上有不少慈善组织会针对特定疾病或者特定人群开展医疗救助项目。你可以通过当地的民政部门、慈善总会或者相关的医疗机构了解是否有适合自己的慈善救助项目,并按照要求申请。不过,慈善救助项目通常有一定的申请条件和流程,而且资金有限,不一定能完全满足你的需求。 总之,在有新农合且低保已经报销之后,还是有可能通过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等途径来进一步减轻医疗费用负担的。你可以向当地的医保部门、民政部门咨询具体的政策和申请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