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举报人有作用吗


征地拆迁举报是有用的。首先,我们要明白,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确保拆迁活动依法依规进行。 如果发现征地拆迁存在违规行为,举报是非常有效的监督和维权途径。当向相关部门举报后,这些部门有职责进行调查核实。例如,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要求,省级政府要加强对征地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市、县政府对征地管理工作负总责,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征地工作的指导监督,督促市、县政府切实履行责任;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法制定征地方案,严格履行征地程序,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征地批后实施工作。 要是存在违法违规征地、采取暴力方式征地等侵害农民利益行为,相关部门会依照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严肃追究责任。比如,发现拆迁方没有合法的征地批复就进行拆迁,这属于非法行为,被征收者有权拒绝。此时向国土资源部门提交土地违法查处申请,相关部门就可能对违法占地行为展开调查。 而且,从法律程序上看,当公民举报后,接受投诉、举报的行政机关对受理的投诉、举报应当进行调查,并依照职权在一定时间内(如有的地区规定6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即使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被征地拆迁人还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 不过,举报时要注意收集好相关证据,比如拆迁过程中的文件、照片、视频等,这样能让举报更有力度,相关部门也能更准确地了解情况,更好地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征地批复:是政府相关部门对土地征收事项进行审批后给出的批准文件,只有获得合法的征地批复,征地行为才是合法合规的。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