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债权债务不能转让是否有效?
在做生意签合同的时候,看到里面有条款说债权债务不能转让。自己不是很懂法律这一块,就想知道这种约定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力。要是之后真有人违反了这个约定转让了,会有啥后果,想详细了解下。
展开


约定债权债务不能转让一般是有效的。这是合同双方对自己权利义务的一种约定安排。简单来说,就好比两个人商量好了一件事,只要不违反大的法律规定,这个商量好的事就是有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律认可当事人对债权转让进行约定。如果合同里明确写了不能转让债权债务,那么债权人原则上就不能再把自己的债权转给别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障合同的稳定性以及各方的预期利益。 不过,如果债权人违反约定把债权转让了,情况就比较复杂。如果转让的是非金钱债权,而受让人是善意的(也就是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债权是不能转让的,并且也没有理由知道),那么这个转让对善意第三人是有效的,债务人不能以之前的约定来对抗善意第三人主张权利。要是转让的是金钱债权,不管受让人是不是知道有不能转让的约定,这个约定都不能对抗受让人。 总的来说,约定债权债务不能转让是有法律效力的,但具体到实际情况,还要看债权的性质以及受让人的主观状态等多种因素来综合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