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制定的法律。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它的基本内容: 首先是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立法目的就是前面所说的维护社会秩序等,适用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这里的领域包括领土、领海、领空等。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方面,涵盖了四大类。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比如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像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如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例如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处罚的种类分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关于处罚程序,分为调查、决定和执行。调查阶段,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决定阶段,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执行阶段,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此外,还有执法监督方面的内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如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有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