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很关心未成年人保护这方面的事情,想了解在法律层面,保护未成年人都有哪些基本原则呢?这些原则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希望能有个清晰的认识,以便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遵循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人
  • #保护原则
  • #人格尊严
  • #隐私信息
  • #教育保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过程、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 首先是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这意味着在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事务时,要把未成年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决策和行动都要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例如,在离婚案件中,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等因素,将孩子判给最有利于其成长的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 其次是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原则。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样,拥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其自尊心和名誉权等都应受到尊重。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诽谤、虐待等行为。学校老师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对其进行辱骂,这就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该法第五条也强调了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这一原则。 再者是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原则。未成年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比如,未经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同意,学校不能将学生的家庭信息、成绩等随意公开。这一原则同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体现。 然后是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原则。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不同的特点,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要根据这些特点来开展。对于低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要注重他们的安全教育和情感关怀;对于高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则要更多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最后是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原则。既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的能力,也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护,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保障学生的安全,预防校园欺凌等事件的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多处体现了这一原则。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