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未成年人应遵循哪些原则?
我想了解在法律层面,保护未成年人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我家里有小孩,希望能清楚知道有哪些原则是必须遵守的,这样在生活中遇到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事情,我就能按照正确的原则去处理,避免自己的行为不当伤害到孩子权益。
展开


保护未成年人遵循的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 首先是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处理与未成年人相关的事务时,要把未成年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从他们的身心健康、安全保障、发展需求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做出最有利于他们的决定。比如在涉及未成年人监护权变更的案件中,法院会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判断哪一方更适合担任监护人。 其次是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原则。未成年人虽然是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他们同样有人格尊严,不能因为其年龄小就随意侵犯。这要求我们在与未成年人相处时,不能辱骂、歧视他们,要平等地对待他们。例如学校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侮辱性的言语批评。 再者是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原则。未成年人也有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这些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披露、传播未成年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像学校、医院等机构不能随意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 然后是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原则。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状况不同,保护措施和教育方式也要有所不同。比如对于低龄儿童,要注重他们的生活照料和安全教育;对于青少年,则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和价值观引导。 最后是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的原则。在处理与未成年人权益相关的事务时,只要他们有表达意愿的能力,就应该听取他们的意见。例如在安排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时,可以适当询问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