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行为是按照国际条例规定的?

我在处理一些跨国业务时,遇到了很多行为规范方面的困惑,不清楚到底哪些行为是要按照国际条例来规定的。比如说在贸易、投资等领域,我不太明白具体哪些操作和举动会受国际条例约束,想了解一下相关内容。
展开 view-more
  • #国际条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语境中,国际条例通常指的是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具有一定普遍约束力的国际规范。国际条约是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并确定其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种书面协议。比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它是为了减少国际贸易的法律障碍,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制定的。这个公约就规定了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订立、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分别位于不同缔约国的企业进行货物买卖,那么他们之间的很多行为,像合同的订立方式、货物交付的时间地点、货物质量的标准等,都要按照这个公约的规定来执行。 国际惯例则是在国际交往中经过反复实践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法律约束力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例如在国际航运中广泛使用的《约克 - 安特卫普规则》,它规定了共同海损的理算规则。当船舶在海上运输过程中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而采取特殊措施所造成的牺牲和支付的费用,就要按照这个规则来进行分摊和处理。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注: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替代,但在国际条约和惯例适用方面有延续性精神)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这表明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国际条例在我国是具有适用效力的。 一般来说,涉及跨国贸易、国际运输、国际金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国际条例的规定和约束。因为这些领域涉及不同国家的主体之间的交往,需要有统一的规则来保障交易的公平、安全和顺利进行。 比如在跨国投资中,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可能会受到双边投资协定等国际条约的约束;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像《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等国际条约,对成员国之间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作出了规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