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20万未遂是否可以判缓刑?


在探讨诈骗20万未遂是否可以判缓刑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诈骗罪和缓刑的概念。 诈骗罪,通俗来讲,就是以欺骗的手段,让别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并且非法占有这些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诈骗罪做出了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20万显然已经达到了数额巨大的标准。 未遂,是指犯罪嫌疑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虽然诈骗金额达到了20万,但因为是未遂,在量刑时是可以考虑从轻或者减轻的。 接下来看看缓刑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对于诈骗20万未遂的案件,如果最终经过法院审理,结合未遂情节以及其他量刑情节,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同时符合上述缓刑的条件,那么是有可能被宣告缓刑的。不过,如果犯罪情节恶劣,即使是未遂,也可能不会被判处缓刑。比如说,犯罪嫌疑人多次实施诈骗行为,只是这次针对20万的诈骗未得逞;或者在诈骗过程中使用了非常恶劣的手段,给被害人造成了较大的精神伤害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影响到是否适用缓刑的判断。总之,具体是否能判缓刑,要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来综合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