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能否持有自己的股份?


公司可以持有自己的股份,但这并非毫无限制,需要满足特定的法定条件,且有诸多相关规定。 首先,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能够依法取得自己的股份。不过,公司虽能持有自身股份,却不能成为自己的股东,也就不能依其所持股份享有表决权,也不能依法享受分红的权利。这是为了避免公司与股东之间人格难以区分,防止公司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其他股东或者债权人利益。例如,根据《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其次,公司持有自己的股份必须符合法定情形。具体包括: 1. 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当公司需要缩小注册资本规模时,可以持有自己的股份,收购后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比如公司经营规模缩小,为了与实际经营状况相匹配,需要减少注册资本。 2. 与持有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应当经股东会决议,且应当在六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例如两家存在业务关联的公司进行合并重组。 3. 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公司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员工,使其与公司利益更紧密结合。这种情形下,公司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百分之十,并应当在三年内转让或者注销。 4. 股东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公司收购后应当在六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例如部分股东认为公司的合并或分立决策不利于自身利益,可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5. 将股份转换为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份的公司债券。同样,公司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百分之十,并应当在三年内转让或者注销。 6. 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上市公司在必要时通过持有自身股份来稳定股价等,保护股东权益。这种情况也需满足股份数限制和转让注销期限要求。 最后,还需注意,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份作为质权的标的。这是为了保障公司资本的稳定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