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电信诈骗后的银行卡还能继续使用吗


被电信诈骗后的银行卡能否继续使用,需要分情况来看。 如果银行卡只是与电信诈骗有过间接关联,例如受害者的银行卡没有被诈骗分子实际用于诈骗资金的流转等非法活动,那么银行卡通常可以继续使用。但是可能银行会对该账户进行风险监测,若发现异常交易,可能会进行临时管控。这是因为银行要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和账户的正常秩序,对有过相关风险关联的账户加以关注 。 如果银行卡被诈骗分子用于接收、转移诈骗资金,那么这张银行卡很可能会被银行冻结或限制使用。这是因为银行有义务配合司法机关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阻止诈骗资金的进一步流转。同时,司法机关也可能会根据案件侦查需要,对涉事银行卡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这种情况下银行卡就不能正常使用,直至案件调查清楚,确认银行卡与诈骗无直接关联或者完成相应处罚后,才有可能恢复使用。 从安全和避免后续麻烦的角度考虑,即便银行卡可以继续使用,也建议及时到银行注销,重新办理新卡。注销银行卡时,只要持卡人将银行卡和本人身份证拿到与开卡银行相同的银行,申请注销即可。储蓄卡成功销户以后,不影响日后再申请;信用卡成功销户以后,若之前用卡不慎造成个人信用受影响,将会对日后再申请信用卡造成一定的麻烦 。 法律依据:虽然目前没有明确法律条文直接规定被电信诈骗后的银行卡能否使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了诈骗罪相关内容,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正是基于打击此类犯罪的目的,银行和司法机关才会对涉电信诈骗的银行卡采取相应措施。 相关概念: 电信诈骗: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风险监测:银行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对账户的交易等情况进行监督查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保障账户安全。 查封、扣押:司法机关为了保证案件的顺利侦查、审判,对相关财物采取的限制其处分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