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前债务人的收入法院可以调查吗?
我有个债务人欠我钱不还,我打算去法院起诉他。在正式立案之前,我想让法院去调查一下债务人的收入情况,看看他有没有还款能力。不知道法院在立案前会不会帮忙调查债务人的收入呢?
展开


在一般情况下,立案前法院通常不会主动去调查债务人的收入情况。 从法律程序上来说,立案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立案意味着法院正式受理了该案件,开始进入司法程序。在立案之前,案件尚未被法院纳入正式的审理流程,法院没有法定的职责和依据去对债务人的收入进行调查。法院的司法资源是有限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来合理使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在立案前,债权人如果认为债务人有还款能力,应该自行收集关于债务人收入等方面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求。例如,可以通过债务人的工作单位了解其工资收入,或者查看债务人的银行流水等。 只有在立案之后,进入了正式的审理程序,法院才可以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比如,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所以,立案前法院一般不会调查债务人的收入,债权人需自行承担举证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