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案是否可以仲裁?
我有一个关于知识产权的案子,涉及到商标的使用纠纷。我不想走漫长的诉讼程序,听说仲裁可能会更高效。但我不知道知识产权类的案子到底能不能通过仲裁解决,所以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知识产权案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仲裁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仲裁的概念。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双方事先约定好,如果有纠纷就找仲裁机构来处理。 从法律依据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知识产权案件中,如果涉及到合同纠纷,比如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转让合同等引发的争议,只要双方达成了有效的仲裁协议,就可以将纠纷提交仲裁。例如,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了争议,且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么他们就可以依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然而,并非所有的知识产权案件都能仲裁。《仲裁法》第三条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在知识产权领域,如果是涉及到知识产权的权属确认纠纷,比如商标权、专利权的归属争议,这类纠纷往往需要通过行政程序或者诉讼程序来解决,一般不能通过仲裁处理。因为权属确认涉及到行政机关的登记和授权等行政行为,不是单纯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或财产权益纠纷。所以,判断知识产权案能否仲裁,关键在于纠纷的性质以及双方是否有有效的仲裁协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