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把存款取出来还能被查到吗?


在探讨低保户把存款取出来是否还能被查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低保的概念。低保,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为了帮助那些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和个人而设立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它的目的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让他们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当申请低保时,相关部门会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其中就包括查询银行存款等金融资产信息。这是为了确保低保资源能够精准地发放给真正需要的人。即使低保户把存款取出来,相关部门依然有可能查到。 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时,需要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并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会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其中,信息核查就包括与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税务、金融、工商等部门和机构开展的信息共享。也就是说,金融机构有义务配合相关部门的核查工作。 金融机构会保留客户的交易记录,这些记录会显示资金的存入和取出情况。所以,即便存款被取出来了,交易记录仍然存在。相关部门在进行调查时,可以通过合法的程序从金融机构获取这些交易记录,从而了解低保户之前的存款情况。 此外,相关部门还可能通过调查其他相关线索来判断低保户的经济状况。例如,如果发现低保户近期有大额的消费支出,或者有与收入不匹配的资产购置行为,这也可能引发对其经济状况的进一步调查。如果发现低保户存在隐瞒财产、骗取低保的行为,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由有关部门决定停止社会救助,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物资,可以处非法获取的救助款额或者物资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