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处可以对夫妻之间的承诺进行公证吗?
我和我爱人之间有一些承诺,比如关于财产分配、互相扶持之类的,我们想让这些承诺更有保障,不知道公证处能不能对这些夫妻间的承诺进行公证呢?要是能公证,具体又有啥要求和流程不?
展开


公证处是否可以对夫妻之间的承诺进行公证,需要看承诺的具体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公证的要求。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公证的概念。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对于夫妻之间的承诺,如果它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并且内容合法、真实,不违反公序良俗,那么通常是可以进行公证的。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公证机构可以办理合同、继承、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等事项的公证。夫妻之间的承诺如果以合同、声明等形式体现,且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就可能在公证范围内。比如夫妻之间关于财产分配的承诺,类似夫妻财产约定,这种承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公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夫妻间关于财产的承诺符合上述规定,公证处一般会受理并进行公证。 然而,如果承诺的内容涉及违法事项,比如约定逃避债务、违反婚姻伦理道德等,那么公证处是不会予以公证的。因为公证机构要确保公证事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 总之,夫妻之间的承诺能否公证,关键在于承诺内容是否合法、真实,是否符合公证的受理条件。如果不确定自己的承诺是否能公证,可以先向当地的公证处进行咨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