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可以被强制执行吗


专利权是可以强制执行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要有已经生效的行政裁判文书。这就好比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书”,明确了相关权利义务关系,它是强制执行的重要依据。 其次,裁判文书里的内容得能够被执行下去。也就是说,这份文书里规定的事情是切实可行、能够操作实现的。 然后,义务人拒绝履行司法文书里规定的义务。如果义务人乖乖按照文书要求去做了,自然就不存在强制执行的情况,只有当他拒绝履行时,才可能引发强制执行程序。 另外,申请人需要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提出执行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要是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并且,申请执行时还需要符合人民法院的管辖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例如,在专利侵权纠纷中,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若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就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相关概念: 行政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在行政诉讼中依照法律、法规,参照规章,为解决当事人之间具体的行政争波,就案件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处理决定。 申请执行时效:指的是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有效时间范围,在这个期间内申请,法院才会受理,它和诉讼时效类似,会因为一些法定事由发生中止、中断。 管辖权:就是确定某个案件该由哪个法院来进行审理的规则,明确管辖权能保证案件在合适的法院得到公正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