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仲裁后是否可以拒绝仲裁?
我最近收到了仲裁通知,心里不太愿意接受仲裁这种解决方式。我想知道被仲裁后有没有权利拒绝仲裁呢?拒绝仲裁会有什么后果吗?我不太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在探讨被仲裁后是否可以拒绝仲裁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仲裁的性质和相关法律规定。仲裁是一种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解决争议的方法。它具有自愿性、专业性、灵活性等特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如果在纠纷发生前或者发生后,双方已经达成了有效的仲裁协议,那么当一方按照仲裁协议的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另一方被通知参与仲裁时,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拒绝仲裁。 因为仲裁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就相当于双方提前约定好了,如果发生纠纷就通过仲裁来解决。拒绝参与仲裁可能会导致不利后果。根据仲裁规则,如果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也就是说,仲裁庭会在被申请人不在场的情况下继续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这个裁决一旦生效,就具有强制执行力,败诉方需要按照裁决的内容履行义务。 不过,如果存在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比如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等,被仲裁的一方可以向仲裁机构提出异议,要求确认仲裁协议无效,从而拒绝仲裁程序。此外,如果仲裁程序存在严重违法的情况,例如仲裁员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等,当事人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