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可以事后报警吗?
我之前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当时没想着报警处理,现在过了一段时间,感觉事情没那么容易解决,想问下现在还能不能事后报警呢?不知道法律上是怎么规定这种情况的。
展开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是可以事后报警的。所谓事后报警,就是在事故发生一段时间之后才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事后报警虽然是被允许的,但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故现场可能已经遭到破坏,相关证据也可能难以收集。这就可能导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难以准确认定事故责任。不过,如果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事故的发生和经过,比如行车记录仪的视频、现场照片、证人证言等,还是有助于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认定的。所以,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建议尽量及时报警,以保障事故能够得到顺利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