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录的音频能作为证据使用吗?
我在和别人的一次交流中,偷偷录下了一段音频,里面的内容对我很重要,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权益纠纷。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这种偷录的音频能不能当作证据来用呢?会不会因为是偷录的就不被认可?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偷录的音频是有可能作为证据使用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要了解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合法性指的是证据的形式、收集方法等要符合法律规定。对于偷录音频来说,如果是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是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的。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也就是说,如果偷录音频的过程中,没有侵犯他人隐私、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没有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该音频就具备了成为合法证据的基础。 其次,偷录的音频要具备真实性。真实性意味着该音频是原始的,没有经过剪辑、拼接等伪造、篡改手段。如果对方对音频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可能需要通过专业的鉴定机构来鉴定音频是否完整、真实。只有真实的音频才有可能被法院采纳。 最后,偷录的音频要与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关联性是指该音频能够对案件中的待证事实起到证明作用。比如在一个借贷纠纷中,偷录的音频内容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双方关于借款的约定、金额等关键信息,那么这个音频就与案件事实相关。如果音频内容与案件争议的事实毫无关联,那它就不能作为本案的证据。 综上所述,偷录的音频在满足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的条件下,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不过,在实际的法律程序中,是否能够被法院采纳,还需要法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