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法院起诉直接登记就行吗?
我打算去法院起诉一个人,听别人说现在去法院起诉直接登记就行。但我有点不放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么简单。我不太了解起诉的流程,也不清楚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想问问去法院起诉真的直接登记就可以了吗,还是有其他要求呢?
展开


去法院起诉并非直接登记就行,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了解立案登记制。为了保障当事人的诉权,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人民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这意味着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法院应当登记立案。但这并不等同于直接登记就可以完成起诉。 其次,起诉需要满足法定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当事人去法院起诉时,要证明自己符合这些条件。 再者,要准备好相关材料。通常需要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事项。此外,还需要提供能够支持自己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比如在合同纠纷中,可能需要提供合同文本、履行合同的相关凭证等。 最后,法院会对起诉进行审查。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的起诉材料后,会在七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起诉条件,法院会予以立案;如果不符合条件,法院会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综上所述,去法院起诉不是直接登记就行的,需要满足法定条件、准备好相关材料,并经过法院的审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