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重婚罪会有缓刑吗?


判重婚罪是有可能判处缓刑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要明确重婚罪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就表明,从刑期上看,重婚罪的量刑在拘役或者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是符合适用缓刑关于刑期的基本要求的,因为缓刑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其次,缓刑的适用还需要满足其他实质性条件。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 犯罪情节较轻:比如重婚行为持续时间较短,没有对婚姻无过错方造成极其严重的精神伤害和财产损失等情况。例如,重婚双方很快认识到错误并结束了重婚关系,没有长时间维持这种违法状态。 2. 有悔罪表现:犯罪人要对自己的重婚行为有深刻的认识和悔悟,积极采取措施弥补自己的过错。比如主动向无过错方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处理等。 3.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这需要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个人情况、生活环境等因素来判断。例如,犯罪人有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收入来源,有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能够保证其在缓刑期间不会再次实施重婚或其他犯罪行为。 4.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即不会引起社区居民的恐慌、不安,不会对社区的公序良俗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破坏。例如,犯罪人在社区中一贯表现良好,此次重婚行为属于偶然发生,且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谅解等。 此外,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受害者的态度也可能会对判决产生影响。如果受害者不追究或者表示谅解,那么判处缓刑的机率相对较大;如果受侵害的一方态度坚决,要求从重处罚,并且能够提供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证据,那么判处实刑的机率可能就会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