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被撞后交警说影响交通该怎么赔偿?


当车被撞且交警指出影响交通时,赔偿问题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要明白交通事故赔偿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这表明,事故赔偿主要依据事故责任的划分。 而交警提及影响交通,主要是从交通秩序管理的角度出发。影响交通本身并不直接影响事故赔偿责任的划分,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事故责任认定产生间接影响。例如,如果因为车辆未及时移动导致交通拥堵加剧,且这一行为违反了相关交通法规,那么在认定事故责任时,这一因素可能会被考虑进去。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如果因未及时撤离现场影响交通的行为被认定为对事故有一定作用,那么责任方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在赔偿流程上,通常是先由责任方的保险公司进行定损。保险公司会根据车辆的受损情况和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理赔。如果双方对责任认定和赔偿金额存在争议,可以申请交警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法院会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做出公正的判决。 总之,车被撞后交警说影响交通,赔偿的核心还是基于事故责任划分,同时影响交通的相关行为可能会在责任认定中被考量。在处理赔偿问题时,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