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取保候审后坐牢几率大吗
我因为涉嫌刑事案件被取保候审了,现在心里特别没底。不知道取保候审之后最终被判坐牢的几率大不大,我也不太懂法律,想知道有没有啥判断的依据,这种情况一般会怎么发展呢?
展开


在探讨刑事取保候审后坐牢几率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取保候审的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通俗来讲,就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让他们在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期间,不用被关押在看守所,而是可以在指定范围内正常生活,但要遵守相关规定,保证随传随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后坐牢几率大不大,不能一概而论,要从多个方面综合判断。一方面,如果犯罪情节本身比较轻微,比如犯罪嫌疑人是初犯、偶犯,并且在犯罪后有自首、立功、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那么被判处缓刑(不用实际坐牢)或者较轻刑罚(如管制、拘役等)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例如,在一些轻微的盗窃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盗窃数额较小,且在案发后主动归还了财物并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这种情况下取保候审后最终不坐牢的几率就比较高。 另一方面,如果犯罪情节严重,如涉及暴力犯罪、犯罪金额巨大、犯罪手段恶劣等,即使被取保候审,最终被判处实刑(需要坐牢)的可能性也较大。比如,在一些严重的抢劫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持凶器抢劫,造成被害人重伤等严重后果,即便办理了取保候审,最终坐牢的几率依然很高。 所以说,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和最终是否坐牢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最终的判决结果要依据案件的具体事实、证据以及法律规定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