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帮信罪的管辖标准是怎样的?


帮信罪,也就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它的管辖分为侦查管辖和诉讼管辖。 首先说侦查管辖,按照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一般由公安机关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 ),帮信罪的侦查管辖通常由犯罪行为地公安机关负责。这里的犯罪行为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结果发生地。针对帮信罪而言,像是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地点,都属于犯罪行为地,这些地方的公安机关都有立案的权力,一般由先立案的公安机关管辖 。 然后是诉讼管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也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犯罪地不仅包括犯罪行为地,还包括犯罪结果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条)。针对或者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犯罪地包括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网络服务使用的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服务提供者所在地,被侵害的信息网络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犯罪过程中被告人、被害人使用的信息网络系统所在地,以及被害人被侵害时所在地和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等。 简单来说,就是在确定帮信罪的管辖时,侦查找犯罪行为地的公安机关,诉讼一般找犯罪地法院,特殊情况被告人居住地法院也能管。这样规定是为了确保案件能够在与犯罪行为联系紧密的地方得到妥善处理,保证司法的公正和效率。 相关概念: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侦查管辖:指在刑事诉讼中,确定哪个侦查机关对具体案件具有管辖权,也就是由哪个机关来负责案件的侦查工作。 诉讼管辖:指各级法院之间以及不同地区的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