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是怎样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没有一部统一命名为“知识产权法”的法律,知识产权涵盖的范围较广,相关规定分散在多个法律法规中。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法定权利。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专利权是指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当专利权受到侵害时,专利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所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商标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责任。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如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等。著作权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