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在哪些具体情形下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呢?
在一些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的某些行为可能会触碰到刑事责任的红线,但很多人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些行为。比如在执行财产相关案件时,被执行人一些不当操作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呢?想详细了解被执行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各种具体情形。
展开


被执行人在以下几种常见情形下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首先是构成妨害公务罪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7条规定,当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例如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或者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 其次是非法处置法院控制的财产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4条,若被执行人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且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最后是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3条,被执行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现被执行人存在上述行为,申请执行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若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申请执行人也可以通过自诉的方式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