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不赡养老人有哪些规定?
我家老人年纪大了,生活需要人照顾,但我有个兄弟却不愿意赡养老人。我想了解下,民法典里对于不赡养老人这块是怎么规定的,他这种行为会面临什么后果,我该如何维护老人权益呢?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赡养老人是一项重要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 首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二款,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里的赡养义务,通俗来讲,就是子女要在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比如,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照顾生病的父母,经常看望陪伴父母等。 从法律层面理解,如果父母年龄大了,没有劳动能力赚钱,或者生活过得很困难,而子女有能力却不赡养,那么父母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法院在判决的时候,会综合考虑子女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实际需求等因素来确定赡养费的数额。 另外,在继承方面,《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也有所关联。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也就是说,如果子女有能力赡养老人却不履行义务,在老人去世后分配遗产时,就可能少分或者分不到遗产。 如果遇到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情况,老人可以先和子女协商解决,也可以找当地的居委会、村委会等组织进行调解。要是这些方法都行不通,老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