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家里老人年纪大了,我和兄弟姐妹在赡养老人这件事上有些分歧。我想了解一下,在法律层面,赡养老人都有哪些具体规定呢?比如赡养的方式、费用分担这些方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赡养老人在法律上有着明确且重要的规定。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赡养是指子女或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对老年人在经济上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在生活上给予照料,在精神上给予慰藉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明确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就从法律层面保障了老年人在经济上获得支持的权利。如果子女不履行这一义务,父母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赡养老人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该法第十四条指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这意味着赡养不仅仅是给予金钱,还包括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
在赡养方式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共同生活照料,也可以是提供生活费用让老人自行安排生活。费用分担方面,如果有多个赡养人,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协商分担赡养费用。若协商不成,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总之,赡养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赡养人应当依法履行自己的责任,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