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中相关证据规则是怎样的?
在民事纠纷中,证据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确定事实真相,让法院做出公正的判决。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民事纠纷中的相关证据规则。
首先是证据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这些不同类型的证据在证明力和收集方式上有所不同。例如,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像合同、借条等;视听资料则是以录音、录像等形式记录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比如监控视频、通话录音等。
其次是证据的收集。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就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纠纷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或要求,就需要自己去收集相关的证据来支持它。在收集证据时,要注意合法性,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例如,不能通过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威胁他人等方式获取证据。
然后是证据的提供。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如果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最后是证据的审查与判断。人民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例如,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证据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案件的事实。
总之,了解民事纠纷中的证据规则,对于当事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遇到民事纠纷时,要及时、合法地收集和提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劳动仲裁阶段是否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非法侵占他人财产75万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如何查询个人征信的逾期问题以及征信上的逾期记录?
医疗事故致人死亡后伤残鉴定的流程是怎样的?
拖欠工资又没有签合同该如何认定工资?
工伤赔偿条件该如何认定?
2024年可以网上离婚是真的吗
医保换钱是怎么换的?
职工医保能和农村合作医疗一起累计年限吗?
办营业执照需要房东的复印件吗?
没落户的房产法庭会分割吗?
社保增员是当月生效还是次月生效?
非机动车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应该怎么填写?
企业所得税报表如何更正?
刑事拘留后一般多少天能知道判不判刑?
男方出轨女方是否可以离婚?
企业没有给员工交社保是否能补交?
医院更喜欢私了还是打官司?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