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诉讼法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诉讼案件,对证据方面的规定不太清楚。不知道在民事诉讼里,证据有啥要求,哪些能作为证据,证明力又咋判断。想了解民事诉讼法证据的若干规定具体是怎样的,好为自己的案子做准备。
展开 view-more
  • #民事诉讼证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相关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 首先,明确了证据的种类。根据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这些不同类型的证据在民事诉讼中都可能起到关键作用。例如书证,像合同、借条等书面文件,它们能直接证明相关事实。而电子数据,如微信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在现代社会的民事诉讼中也越来越常见。 其次,规定了证据的收集和提供。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同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再者,关于证据的质证。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 另外,还对证明力的判断作出了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律规定,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例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物证、档案、鉴定意见、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等。 总之,这些规定对于保障民事诉讼的公正、公平进行,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具有重要意义。当事人和司法人员都应当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来处理证据相关事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