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诉讼一审原告不上诉被告上诉是怎么回事?

我打了一场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下来后,我作为原告觉得结果还能接受,不想上诉,但被告那边说要上诉。我不太明白被告上诉后会有什么情况,程序是怎样走的,对我会有啥影响,想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民事诉讼上诉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事诉讼中,一审判决作出后,原告不上诉而被告上诉是较为常见的情况。首先,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被告上诉后,案件就进入了二审程序。二审法院会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二审法院的审查范围一般局限于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但如果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 在二审程序中,被告作为上诉人需要提交上诉状,写明上诉的请求和理由。原告则作为被上诉人,可以针对上诉状进行答辩。二审的审理方式有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两种。如果二审法院认为事实清楚、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但一般情况下,对于当事人上诉的案件,法院会开庭审理。 二审的判决结果有多种可能。如果二审法院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会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如果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会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如果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如果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对于原告来说,虽然一审判决后自己不上诉,但被告上诉意味着案件结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原告需要积极应对二审程序,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和答辩意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