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我最近接触到一些关于财物来源不明的案例,想了解下在什么情况下会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具体来说,想知道构成这个罪在行为、主观认知等方面有哪些要求,以及相关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展开 view-more
  • #掩饰隐瞒
  • #犯罪所得
  • #定罪条件
  • #量刑标准
  • #刑法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一种涉及妨碍司法秩序和侵犯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以下是关于该罪构成条件及量刑标准的详细解答: **构成条件:** - **客体方面**:此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的正常监督和审理工作,具体而言,是司法机关依法开展的对犯罪事实真相的查证以及对于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追缴工作。例如,犯罪分子通过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使得司法机关难以追查犯罪源头,追缴犯罪所得,影响司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知道或了解到某些财物或利益实际上属于犯罪所得以及它们产生的相关收益后,仍然采取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行为,或者使用其他方式进行掩盖、隐瞒。比如,甲明知乙的一辆汽车是盗窃所得,仍然帮助乙将汽车转移到其他地方藏匿起来,这种行为就属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客观表现。 - **主体方面**:本罪的犯罪主体通常为一般公民,即年满16周岁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此外,单位也可以成为此罪的主体。例如,某公司在明知一批货物是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仍然予以收购,那么该公司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可能构成此罪。 - **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必须对其所持有的物品或财产的来源及其性质具有明确且清晰的认识,即明知这些物品很有可能源于犯罪活动或者是犯罪所得的收益。这里的“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例如,丙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收购了一批电子产品,且这些电子产品没有合法的来源凭证,丙就应当知道这些产品可能是犯罪所得,仍然进行收购,就满足主观方面的条件。 **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 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 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 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 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需要注意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