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劳抵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在2024年,以劳抵债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双方要遵循自愿协商原则。劳务涉及公民的劳动权这一基本权利,不能强制进行,得充分尊重当事人尤其是被执行人的意愿。在双方自愿协商基础上,按照公平、等价有偿原则,合理确定被执行人的劳动报酬,还要给被执行人保留必要的生活费,进而促使双方在执行过程中自愿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方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 其次,被执行人确实无力偿还申请执行人的债务,这是劳务抵债适用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经法院执行人员查实,被执行人没有任何财产可供执行,像有效的股份、债权、无形资产等都没有,而且本身也没有稳定收入来源。 再者,被执行人必须能提供适应劳务需要的劳动能力、劳动技能和生产工具,这是劳务抵债适用的基础条件。申请执行人所需的劳务有一般劳务和技能劳务之分,一般劳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做的工作,技能劳务则需要劳动者具备某方面专业技术才能完成,被执行人提供的劳务得符合申请执行人要求,能产生申请执行人期望的劳务成果。 另外,申请执行人有一定的劳务需要,这是劳务抵债能否适用的关键条件。最后,劳务抵债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也不得侵害国家和他人利益,这是对劳务抵债适用合法性的要求。 相关法律依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变更债权债务关系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债务的履行方式、期限和数额等。所以从法律层面,如果债权人同意接受劳务或者其他形式的财产作为还款,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相关概念: 自愿协商原则:就是在处理事情时,要充分尊重各方意愿,通过平等、自由的沟通交流来达成一致,不能强迫任何一方。 执行和解协议:是在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经过平等协商,就变更执行依据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并终结执行程序的一种法律行为。 等价有偿原则: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要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即取得他人财产利益或者得到他人的劳务服务,都要向对方支付相应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