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人不出庭会有什么后果?
我之前上诉了一个案子,现在到开庭时间了,可我这边突然有事没办法出庭。我想知道上诉人不出庭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心里挺着急的,怕影响案件结果。
展开


在法律中,上诉人不出庭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情况,下面来详细说一下可能产生的后果。 首先,我们得明白上诉人的概念。上诉人是指对一审法院的裁判不服,在法定的上诉期内,向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的案件当事人。比如甲和乙有个民事纠纷,一审法院判了甲败诉,甲不服,在规定时间内向更高级别的法院提出上诉,此时甲就是上诉人。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在上诉案件里,如果上诉人是原审原告,当上诉人不出庭时,通常会按照撤诉处理。这意味着上诉程序就结束了,一审的判决就会生效。举个例子,上面提到的甲上诉后不出庭,那么一审法院判甲败诉的结果就正式确定下来了,甲不能再通过这次上诉来改变判决。 如果上诉人是原审被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也就是说,法院会在上诉人不在场的情况下继续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因为上诉人没有参与庭审,没办法在法庭上陈述自己的观点、提供证据、进行辩论等,很可能会让法院难以全面了解上诉人的立场和证据,这样作出的判决可能对上诉人不利。 不过,如果上诉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比如遇到了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突发重大疾病等,可以向法院申请延期审理。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准许。所以,上诉人在遇到不能出庭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和法院沟通说明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