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庭上使用伪造的证据会有什么后果?
我最近涉及一场官司,对方在法庭上拿出了伪造的证据,我很气愤但又不知道这种行为会面临怎样的处理。我想了解在法庭上使用伪造证据的后果具体是什么,法律会如何制裁这种行为,以此来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我的合法权益。
展开


在法庭上使用伪造的证据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和诉讼秩序的行为,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下面从民事、刑事等方面为您详细解释。 在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属于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法院有权视情节轻重,对使用伪造证据的一方处以罚款、拘留等处罚。罚款金额对个人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在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可能触犯多个罪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构成伪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规定,构成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使用伪造证据可能会导致该证据不被法院采纳,使用方还可能因此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比如在民事案件中,如果一方使用伪造证据试图证明自己的主张,而该证据被法院认定为伪造,那么其主张很可能得不到支持,甚至原本合理的诉求也可能因为这种不诚信行为而被驳回。因此,在诉讼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规定,提供真实、合法的证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