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虚假计税依据,但未造成偷税后果会怎样?
我在报税时,不小心编造了虚假计税依据,不过并没有造成偷税的后果。现在心里很慌,不知道这种情况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理,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到底是怎么判定和处罚的。
展开


在税法里,编造虚假计税依据指的是纳税主体为了某种目的,故意制造不真实的计税信息。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础,像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等都属于计税依据。虽然没有造成偷税后果,但编造虚假计税依据本身就是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一旦被税务机关发现编造虚假计税依据,不管是否导致了少缴税款(即偷税),首先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把计税依据改正过来。同时,还会根据情节轻重,对相关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处以最高不超过五万元的罚款。 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维护税收征管秩序的严肃性。因为即使没有直接造成税款流失,但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行为破坏了税收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能会干扰税务机关的正常管理和决策,也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偷税等违法行为埋下了隐患。所以,税法对这种行为进行规范和处罚,是为了确保税收制度能够公平、有效地运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