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处证据保全公证的合法程序是怎样的?
我有一些重要证据担心日后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想 申请公证处进行证据保全公证,但不知道具体该走什么合法程序。比如要准备什么材料,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希望了解一下完整的流程。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证据保全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法对与申请人权益有关的、有法律意义的证据、行为过程加以提取、收存、固定、描述或者对申请人的取证行为的真实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根据《公证程序规则》,首先是申请与受理阶段。当事人向公证机构提出证据保全公证申请,要提交相关材料,比如身份证明、与保全证据有关的权利证明、需要保全证据的情况的材料等。公证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受理后,公证机构会指派公证员承办。
接着进入审查阶段。公证员会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同时会对证据保全的方式、地点、时间等进行详细了解和评估。在这个阶段,公证员要确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当事人权益的关联性。比如,对于一些证人证言类的证据,公证员要确认证人的身份和作证能力。
然后是实施保全措施阶段。公证员会按照法定程序和事先确定的方式进行证据保全。如果是对书证、物证等进行保全,会采取拍照、录像、复制等方式进行固定和提取;如果是对行为过程进行保全,会如实记录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证员要保证保全行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最后是出具公证书阶段。经过上述步骤,如果证据保全符合法律规定,公证机构会依法出具公证书。公证书会详细记载证据保全的过程、保全的证据内容等信息,具有法律效力。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