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不缴纳执行费会有什么后果?
我是一起案件的被执行人,法院判我要缴纳执行费。但我现在经济状况不太好,暂时没办法交这笔钱。我想知道,如果我不缴纳执行费,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会不会对我之后的生活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展开


当被执行人不缴纳执行费时,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后果。首先,我们要明白执行费是什么。执行费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所应交纳的费用以及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 从法律依据来看,《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应当交纳申请费。这里的申请费也就是执行费。 对于不缴纳执行费的情况,法院有权采取多种措施。其一,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询、冻结、划拨、变价等。比如,法院可以直接从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中划扣相应的执行费金额。其二,会影响被执行人的信用记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义务的,法院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旦被列入失信名单,被执行人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限制,例如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会受到阻碍;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也会受到限制。此外,被执行人还可能会被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被执行人应该积极履行缴纳执行费的义务,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如果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等特殊情况,可以与法院进行沟通,尝试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执行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