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还高利贷会有什么后果?


在探讨不还高利贷的后果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什么是高利贷。高利贷指的是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合法范围的借贷行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简单来说,超过这个四倍利率标准的部分利息,法律是不予以保护的。 如果不还高利贷,从法律层面来看,对于合法范围内的本金和利息,借款人是有义务偿还的。假如借款人拒绝偿还,出借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法院判决借款人还款,而借款人依旧拒不执行,出借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这时借款人可能会面临名下财产被查封、冻结、拍卖等情况。并且,借款人还有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赖”。成为“老赖”后,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限制,比如无法乘坐飞机、高铁,不能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进行高消费,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也会受到影响等。 然而,对于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高额利息部分,借款人是可以不还的。要是出借人通过暴力、威胁、骚扰等非法手段来追讨高利贷,借款人应当及时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对于这类非法讨债行为都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例如,使用暴力手段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威胁、骚扰他人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会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 从现实角度讲,不还高利贷可能会遭遇放贷人或其委托的催债人员的不断骚扰。他们可能会采用电话轰炸、上门堵截、言语威胁等方式,这不仅会对借款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甚至还可能威胁到借款人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面对这种情况,借款人要保持冷静,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电话录音、短信记录、视频资料等,以便在必要时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避免与催债人员发生正面冲突,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