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了营业执照一直没营业会有什么后果?


首先,办了营业执照一直没营业本身并不违法,但可能会面临一些后果。 从税务方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即使没有营业,也需要进行税务申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零申报”。如果不按时进行税务申报,税务机关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工商登记方面,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没营业的企业也需要按时报送年度报告。如果企业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者未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的期限公示有关企业信息,或者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提醒其履行公示义务;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造成他人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如果长期不经营,且不进行注销,营业执照可能会被吊销。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个体工商户、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股东会被工商局列入黑名单,在3年内无法使用自己的名义再注册公司。税务则永久被列入监控黑名单,如再注册公司,将被税务机关追溯补税罚款。银行个人信用记录不良将保持七年,而且要被罚款;个人信用记录不良将进入征信系统,对本人以后银行贷款、出国等都会有所影响。所以,如果确定不再经营,建议及时办理注销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