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我最近了解到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这个罪名,不太清楚它具体的构成要件。比如什么样的行为算符合这个罪的要求,主体有没有特殊限制,主观上得是什么心态之类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的行为,会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公众的恐慌,扰乱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使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等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例如,在公共场所投放假炸弹,会导致人员疏散、交通堵塞等混乱局面。 **客观要件**: 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所谓虚假,就是实际上并不具有这些危险物质的特性和危害。比如,将普通的白色粉末冒充炭疽病毒投放,造成公众恐慌。相关法律规定强调了这种行为对社会秩序的严重扰乱性。 **主体要件**: 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刑事责任年龄一般是指年满十六周岁,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不在此列,通常需年满十六周岁才承担刑事责任。 **主观要件**: 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投放的是虚假危险物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行为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结果发生。例如,行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制造恐慌,投放假的危险物质。 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惩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