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要了解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期,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追诉期。追诉期,也叫追诉时效,它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对犯罪分子进行追诉;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一般情况下就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而对于合同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结合上述法律规定,如果合同诈骗行为对应的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那么追诉期是五年;若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追诉期则为十年;当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时,追诉期是十五年;要是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追诉期为二十年。不过,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在实际判断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期时,还需要考虑犯罪行为是否连续或继续状态等情况。例如,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此外,如果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总之,准确确定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期,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