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我不太清楚收益罪具体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它的定罪标准。我想了解一下,收益罪在法律上是如何认定的,达到什么样的条件会被定罪呢?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收益罪一般指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通俗来讲,就是明知道是犯罪得来的财物或者这些财物产生的收益,还通过各种方式去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关于具体的定罪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一般会构成犯罪。不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另外,如果有其他情形,比如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等,即使未达到数额标准,也可能会被定罪。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