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侵权相关赔偿规定是怎样的?


著作权侵权赔偿规定是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对侵权行为进行惩处和约束。 首先,赔偿数额的确定有多种方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侵权行为,著作权人在经济上遭受的直接损失。比如因侵权作品的传播导致正版作品销售量减少,所损失的版税收入等;还有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像调查取证的费用、聘请律师的费用等也包含在内。 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就是侵权人通过侵权行为实实在在获得的全部收益。例如侵权人未经许可复制并销售他人美术作品,所获得的销售金额减去成本后的利润,就是违法所得。 当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时,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 如果是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并且情节严重的情况,还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这是为了加大对故意侵权且情节严重行为的惩处力度。 要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使用费都难以计算的,这时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会考虑作品类型、合理使用费、侵权行为性质、后果等情节综合确定。 另外,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而且在权利人已经尽了必要举证责任,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等主要由侵权人掌握时,法院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相关材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确定赔偿数额。 相关概念: 实际损失:因侵权行为致使著作权人在经济方面直接减少的收入以及为制止侵权而支出的合理花费。 违法所得:侵权人依靠侵权行为获取的全部收益。 权利使用费:使用著作权相关权利应当支付的费用。 法定赔偿:在难以确定实际损失、违法所得、权利使用费时,由法院依据侵权情节判定的赔偿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