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请律师需要花费多少钱?


申请劳动仲裁时请律师的费用没有固定标准,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要明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本身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但请律师是需要付费的。 律师收费方式多样,常见的有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 计件收费一般适用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比如只是单纯确认劳动关系,不涉及具体财产金额争议的案件,可能采用这种方式收费。收费数额各省有明确的收费管理规定和指导价标准,同时也会因当地市场行情以及律师的专业度、名气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少则3000元,多则数万甚至数十万。 按标的额比例收费适用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若申请劳动仲裁涉及到工资、经济补偿金等财产性诉求,就可能按此收费。例如,争议金额在1万元以内(含1万元)的案件,每件可能收费500元;争议金额超过1万元至5万元(含5万元)的部分,按3%收费;超过5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部分,按2%收费;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1%收费。不过这只是大致标准,具体还得和律师协商。 计时收费可适用于全部法律事务,按照律师提供服务所花费的时间来计算费用,每小时收费也因律师水平等因素有所不同。 此外,有些律师事务所还可能提供风险代理收费方式,但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等案件一般不能实行风险代理。 总之,申请劳动仲裁请律师的费用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在聘请律师时,一定要和律师沟通清楚收费方式、收费金额等具体事项,确保自己清楚明白。 相关概念: 计件收费:是指律师根据完成的特定法律事务的件数来确定收费金额。 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即根据案件所涉及的财产金额大小,按照一定比例收取律师费用。 计时收费:按照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所花费的时间来计算收费。 风险代理收费:是一种特殊收费方式,律师与委托人约定,先不收取费用或者只收取少量费用,待案件成功后,按照一定比例从委托人获得的财产利益中收取律师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