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假药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生产假药罪的犯罪构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也就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此罪。不仅如此,单位也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例如,一些制药公司为了谋取暴利,组织生产假药,该公司就可能成为生产假药罪的犯罪主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生产假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生产假药罪的规定处罚。
### 犯罪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生产的是假药,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一般来说,生产假药的目的大多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但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比如,有的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料生产药品,并且清楚这种药品不符合药品标准,属于假药,仍然继续生产,这就体现了主观故意。
### 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来严格管理药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生产假药的行为严重破坏了这些管理制度,同时也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 犯罪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假药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了假药的范围,例如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等。只要实施了生产假药的行为,不论是否已经销售出去或者是否造成了实际的危害后果,都可能构成生产假药罪。不过,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综上所述,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生产假药罪,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四个犯罪构成要件。只有当行为同时符合这四个要件时,才能认定为生产假药罪。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